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1 章 于伟正再谈用人,焦部长落棋东洪
第(3/3)页
,转为理解和接受:“明白了,县长。您这么一说,我心里就亮堂了。您放心,我回去一定做好田书记的工作。那我先回去落实您的指示。”
他前脚刚走,吕连群就轻手轻脚地进来,极自然地拿起我桌上的茶杯和笔记本。我伸手想接过来:“连群,我自己来。”
吕连群侧身一让,脸上堆着诚恳的笑:“县长,这点小事我来就行。您主持全县工作,劳心费神,这些杂事我们办公室就该多想在前、做在前。”他说着,目光扫过茶几上那半杯凉茶,转头对门口候着的杨伯君低声吩咐:“去,给县长重新沏杯热茶送到会议室。”
我看他坚持,也不再推辞。领导干部到了一定位置,下属主动服务这些细节,虽看似小事,却也关乎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和领导的威信。过度谦让,反而显得生分,甚至让下面的人不知所措。
去会议室的路上,吕连群稍落后半步跟着,低声补充道:“县长,焦杨部长也到了,她是特意从市‘三学办’请假回来参会的。”
“嗯,好。”我应了一声。
县委小会议室里,椭圆形的会议桌旁,烟雾缭绕。刘志坤、焦杨、曹伟兵、苏清舟等常委大多已到齐,正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我一进门,交谈声便低了下去,众人纷纷抬头示意。
我在主位坐下,吕连群将茶杯和笔记本轻轻放在我面前,又悄无声息地退到后排记录席坐下。
“同志们,现在开会。”我清了清嗓子,“首先,学习传达省委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和近期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几个重要文件精神……”
照例完成学习传达和几项常规议题后,会议进入了关键环节。我翻过一页议程:“下面进行第七项议题,研究推荐全市‘三学’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根据市委‘三学办’通知精神,分配给我们县两个先进单位、两个先进个人名额。推荐上去的单位和个人,市委将重点考察,并作为下一步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请焦杨同志汇报一下组织部的初步意见。”
焦杨闻言,立刻坐直了身体,翻开面前的文件夹,声音清晰沉稳:“同志们,根据县委前期部署和‘三学办’综合评估考核情况,本着公平公正、优中选优的原则,我们初步建议:推荐县工业开发区和县水利局为全市‘三学’活动先进单位。”
她略微停顿,环视一圈,开始阐述理由:“推荐工业开发区,主要基于三点:一是他们将‘学讲话’与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紧密结合,落地了坤豪农资等几个大项目,‘学用结合’效果显著;二是将‘学先进’对标特区经验,大幅优化了基础设施,企业满意度高;三是将‘学典型’融入队伍建设,干部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明显提升。推荐县水利局,主要考虑他们在平水河水库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重大工程中,攻坚克难,展现出极强的大局意识和执行力,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度高。”
汇报完毕,会议室里一片寂静。烟灰缸旁,县纪委书记苏清舟指尖的烟灰积了长长一截,忘了弹。常务副县长曹伟兵低头用笔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划拉着。大家都明白,这两个推荐名单,事先必然经过充分酝酿和沟通,已然代表了主要领导的意图。
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扫过全场:“大家对先进单位推荐名单有什么意见?都谈谈看法。”
短暂的沉默后,刘志坤率先开口:“工业开发区和水利局的工作确实扎实,成绩有目共睹,我同意组织部意见。”
“我没意见。”
“同意。”
常委们陆续表态,程序进行得波澜不惊。
“好,既然大家意见统一,先进单位就按这个名单上报。”我放下茶杯,语气转为凝重,“下面,议一议先进个人推荐人选。焦杨同志,继续汇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焦杨身上,会议室里的气氛似乎比刚才更凝重了些。先进个人的推荐,往往更牵动人心,大家都已经知道,这次推荐过后,提拔重用的概率很大,这事关乎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
焦杨面色平静,继续汇报:“先进个人方面,综合考量政治表现、工作实绩、群众基础和代表性,我们建议推荐两位同志:一位是县委宣传部刘志坤部长,另一位是马关乡副乡长李亚男同志。”
她顿了顿,详细说明理由:“推荐刘志坤部长,主要考虑他作为全县‘三学’活动具体牵头负责人,从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到督查落实,投入了大量心血,工作富有创造性,成效显著,得到了市里的高度肯定,其工作能力和实绩完全符合先进个人标准。推荐李亚男同志,则主要考虑她作为女干部,扎根基层一线,尤其在平水河水库建设中被乡里委以重任,吃苦耐劳,担当实干,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展现了年轻干部的优秀风貌,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名单一出,几位常委的眼神下意识地瞟向刘志坤。刘志坤本人则微微低下头,端起茶杯吹着热气,看不清脸上表情。让焦杨来汇报推荐,这本身就是一种微妙的安排。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名单背后的权衡与考量。
我再次征求大家意见:“对这两位同志,同志们有什么看法?”
苏清舟带头说道:“志坤部长和李亚男同志确实都很优秀,我同意。”
吕连群也说道“同意组织部意见。”
=表决同样顺利通过。我心里明白,推荐刘志坤,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平衡;推荐李亚男,则是树立基层实干导向,同时她也确实是我从临平带过来的干部中表现最扎眼的一个,用亚男,是有私心。
“好,那就按这个意见,以县委名义正式行文上报市委‘三学办’。”我一锤定音,“‘三学’活动已进入收官阶段,但学用结合、推动工作是永恒的主题。希望受到推荐的单位和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其他单位也要对标先进,查找不足,切实把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东洪发展的强大合力。散会!”
常委们陆续离去。我低头收拾着文件,余光瞥见焦杨似乎有意放缓了脚步。等人都走差不多了,她才走近前来,声音压得较低:“县长,您这会儿方便吗?有点情况想跟您汇报一下。”
我点点头:“走吧,去我办公室说。”
回到办公室,我指了指沙发:“坐吧。什么事?”杨伯君悄无声息地跟进来,给我续上热水,又给焦杨倒了杯茶,然后轻手轻脚地带上门退了出去。
焦杨双手捧着茶杯,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县长,昨天下午,市委组织部姜艳红部长找我谈话了。”
“哦?谈了什么?”我故作不知。
“姜部长正式通知我,‘三学’活动结束后,组织上安排我回东洪县工作,担任县委副书记。”她尽量让语气平静,但眼底那丝光亮透露出内心的波澜。
我露出笑容:“这是好事啊!姜部长亲自找你谈,说明了市委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这件事啊。什么时候回来?”
“具体时间还没定,估计要等活动全面结束,人事解冻之后。”焦杨看着我,语气诚恳,“县长,我能回来,心里最感激的就是您的信任和推荐。说实话,当初去市‘三学办’,我心里也没底,就怕工作没干好,给您丢脸,也辜负了组织的期望。”
我摆摆手:“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你在市‘三学办’协调组的工作,市委领导是认可的。不然,市委组织部也不会点名让你回来挑更重的担子。回来了就好,以后县里的党建、组织、群团这一大摊子事,尤其是干部工作,我就更放心了。”
焦杨立刻表态:“县长,您放心!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当好您的助手,全力以赴做好分内工作,绝不给县委班子拖后腿。”
“你的能力我清楚。”我点点头,话锋一转,“眼下就有一项紧要工作。‘三学’活动马上结束,县里一批干部的表现组织上也考察得差不多了。你回来之后,要尽快牵头研究一次人事调整方案,重点考虑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在基层一线踏实干事的干部。争取把该动的干部动一动,把班子配强,把队伍稳住,这也是对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
焦杨心领神会:“明白,县长。我马上开始摸底,尽快拿一个初步方案出来向您汇报。”
“嗯,”我沉吟了一下,像是随口提起,“马关乡的林小松,这次水库建设指挥得不错,胆子大,能压住阵脚;工业区的齐晓婷,脑子活,协调能力强,解决了园区临时供水的大难题;还有二官屯乡主持工作的潘保年……这些同志,都可以重点考虑。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意向,具体怎么安排,你们组织部还要深入考察,通盘考虑,严格按程序办。”
焦杨听得非常认真,拿出笔记本迅速记了几笔:“县长,您点的这几个同志,我记下了。回头我就深入了解一下,一并研究。争取在新书记来之前,调整到位。”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