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1 章 于伟正再谈用人,焦部长落棋东洪
第(2/3)页
遇的市政府特别顾问,但从现任职务和党内排名来看,他是明确排在市委常委臧登峰同志和副市长郑红旗同志之后的。按照规矩,这样的合影,居中位置的应该是代表市委市政府出席的臧登峰同志才对。虽然臧市长、郑市长他们可能出于对老领导的尊重谦让了,但报纸登出来,就得讲规矩、讲规范。这个时候,如果你是秘书,该怎么办?”
林雪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贾彬语气平和地说:“正常情况下,秘书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是在拍摄现场或发稿前,委婉地提醒一下相关工作人员或领导本人注意一下站位顺序。当然,我们只是提醒,最终怎么拍、怎么发,决定权在领导那里。但提醒这个动作本身,体现了秘书的职业素养和对规则的把握。一般情况下,有些话领导不好说,你这个秘书啊就又要替领导说出口啊。”
林雪认真地点点头:“贾书记,我明白了。只是这种大场面,我们一般很难有机会接触到。”
贾彬知道,能向市委书记于伟正推荐秘书人选的人肯定不少,于伟正最终倾向于他推荐的人选,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信任。他也清楚,林雪一旦成为书记秘书,其地位和影响力将非同一般,将来很多事情可能还需要通过她来沟通协调。秘书常被私下称为“二号首长”,不是没有道理的。
贾彬说道:“林雪同志啊,你在市委大院啊,像这样的场面会经常遇到。作为秘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事事要想在领导前面,考虑在领导前面,做到眼勤、手勤、脑勤、腿勤。”
林雪却有些现实顾虑:“书记,我现在只是秘书二科的跟班学习人员,借调到期后恐怕还得回去。这次工作组任务结束,我是不是就该回原单位了?”
贾彬点点头:“你对形势判断很准确。市委已经决定,‘三学’办派驻东投集团工作组阶段性的任务已经完成,近期就要撤销了。按正常程序,你确实应该回秘书二科,或者回原单位。但是,”他话锋一转,“现在有更高层面的领导注意到了你,希望调你到身边工作。”
林雪心里一跳,更高层的领导?她能接触到最大的领导就是王瑞凤副市长了,再往上……她有点不敢想。市长张庆合虽然是平安县人,但她从未接触过,至于市委书记于伟正,那更是遥远的存在。
贾彬看林雪不敢往下想,便直接挑明了:“林雪啊,组织上初步考虑,下一步调你到市委办公室综合科工作。”
“市委办综合科?”林雪一时没反应过来,诧异地问,“书记,不是秘书二科吗?”
贾彬肯定地说:“是市委办综合科。于伟正书记到任以来,一直没有配备固定的秘书。这段时间,不少领导啊都在推荐了几个年轻同志到三学办帮忙。于书记在用人方面是出了名的严格,甚至有几分‘洁癖’。你去综合科,简单说,就是纳入市委书记秘书的考察范围了。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你心里要有数。”
这个消息对林雪来说一时难以消化。市委办综合科,那是直接服务市委核心领导的地方!她愣了好一会儿,才消化这个信息。
“怎么会是我?”
贾彬道:“我向市委主要领导推荐了你。”
犹豫了片刻,林雪有些忐忑地开口:“贾书记,我先谢谢您了。给主要领导当秘书……是不是要求特别高!我怕干不好。”
贾彬说道:“领导啊只要认可了你,你就不会觉得领导要求高!”
林雪还有一个顾虑,马上说道:“书记,我……我最近正计划和爱人要孩子,会不会太忙,担心精力跟不上……”
贾彬理解她的顾虑,也知道一个女同志可能还意识不到给市委书记当秘书的前途,坦言道:“忙,确实非常忙。可以说,当了主要领导的秘书,个人时间就很少了,几乎失去了自由。但是,”他话锋一转,“一般来说,领导的秘书任期也不会太长,最多干满一届五年。你也不必有太大压力,即使只干一两年,只要工作出色,于书记到时候也会妥善安排你的去向。当然,这个决定最终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一定要和家里人好好商量沟通。”
林雪心里乱糟糟的,知道这既是巨大的机遇,确实需要和周卫华慎重商量。
贾彬看出她的纠结,缓和了一下气氛:“这样吧,你先别有太大压力。咱们啊三学指导组啊马上要撤了,你组织一下,咱们工作组的几位同志,明晚或者后天晚上找个时间小聚一下。我这个当组长的,要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支持和辛苦。”
林雪感受到贾彬的体贴,心中温暖。她听周卫华说过,越是级别高的领导,往往越能体谅下属的难处,更有人情味,这点在贾彬身上得到了印证。
4月23日上午一上班,我就先给省城的二哥晓勇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后,我直接说明来意,想请他帮忙牵线,约省农业厅农村公共事业处的处长吃个饭,争取一下县里农村道路和水利设施项目的资金。
二哥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说道:“农村公共事业处的处长?听说过,但不算太熟。不过农业厅里办公室主任平时交流多。这样吧,我先试着联系一下,问问情况。联系好了咱们再具体商量怎么见面。”
我连忙道谢:“太好了,谢谢二哥!等你消息。”
刚挂断电话,就快到九点半的县委常委会时间了。这次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研究推荐上报市级的“三学”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正想着焦杨来没有,这个时候县公安局政委万金勇敲门进来了,脸上堆着笑:“县长,您这会儿方不方便?耽误您几分钟。”
我看了一眼时间,说道:“万政委啊,九点半开常委会,还有十分钟。长话短说吧。”
万金勇关上门,走到办公桌前,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又不失恭敬:“县长,我就直说了。这次‘三学’活动,我们县公安局在县委政府的带领下,那是真刀真枪干出了成绩的!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兄弟县区来学习交流的络绎不绝,来了不下三四十批!接待压力大,田书记和我们几个局领导经常分身乏术,分开陪餐。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怎么到了评先进的时候,听说……听说名单里没有我们局?我这心里真是……有点想不通啊县长。”他虽然说着想不通,但语气更多是来诉苦和争取,而非质问。
我看着他,语气平稳:“万政委,你哪里想不通?”
万金勇和我比较熟悉,说话也更直接些:“县长,我不是来闹情绪,就是觉得……觉得局里同志们付出这么多,干得这么出色,无论如何,这个市级的先进单位,总该有我们公安局一个吧?这……这对田书记,对全局干警也是个交代和鼓励啊。”
我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后靠,说道:“金勇同志,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你想过没有,典型是怎么树起来的?难道仅仅因为你们笔记抄得工整、案子破得多?这些难道不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本该做好的分内事吗?树立一个典型,尤其是市级典型,要考虑的方面很多。有时候,当典型并不轻松啊。”
万金勇略显疑惑地看着我。
我继续解释道:“典型树起来,就要立得住、站得久。你得有信心能让公安局一直保持住这种‘先进’的状态和水准。总不能活动期间是先进,活动一结束就滑坡了吧?再者,”我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万政委,还有个情况你恐怕没充分考虑。评上这个先进,是要在全市做表率的,方方面面都要经得起打量和检验。你们局内部,在一些方面,比如小金库的历史遗留问题、涉案财物的管理规范上,是不是都完全理顺了、彻底规范了?在这些问题没有彻底厘清、确保万无一失之前,贸然去争这个‘先进’,是不是风险有点大啊?”
万金勇是明白人,一听这话,神色立刻凝重了许多。他和我汇报过不少局里的内部情况,有些话可以说得比较直:“县长,您指点的是。这方面……确实还有些工作需要深化。只是,田书记他……对这个事看得很重,这关系到……”
我打断他,语气诚恳但坚定:“金勇同志啊,田嘉明同志的情况组织上很清楚。他目前还处在处分影响期内,这个时候把他个人作为先进典型推出去,合适吗?不符合组织原则嘛。我的意见是,公安局当前第一位的任务还是稳队伍、保平安、促规范。先进荣誉的事,先放一放,把基础打得更牢靠。等市里的评选结果出来后,县里也会进行相应的表彰,到时候,我会建议县委优先考虑公安局。你回去后,好好和田嘉明同志沟通一下,把这些利害关系跟他讲清楚,让他理解县委的良苦用心。稳定压倒一切,但这个稳定,不能以牺牲原则和规矩为代价。”
万金勇听明白了我的态度和背后的考量,知道争取市级先进希望不大,但拿到了县里优先考虑的承诺,也算有个交代。他脸上的急切神色褪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