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2 章 于伟正新生怀疑,丁洪涛强词夺理
第(2/3)页
将其核心思想融入到你们的规划实践中去,重新审视、完善、提升你们的规划方案。”
于伟正点头道:“好了,今天这个会就先开到这里吧。”
会议结束后,于伟正返回办公室。他刚在办公桌后坐下,准备处理积压的文件,外间就传来轻微的敲门声,随即秘书林雪推门进来,轻声汇报:“书记,林华西书记刚才来了两次了,您看现在是不是请他进来?”
于伟正没有抬头:“请他过来吧。”
于伟正看到市纪委书记林华西并没有给太多的好脸色。在于伟正看来,臧登峰的工作态度简直对不起市委常委、副市长这个职务。事关城市规划这么重大的事项和决策不上心、不研究,只听设计院专家拿着几份到哪里都能通用的设计稿件,就像被糊弄了一般。
于伟正脱掉了外套,穿着一件白色衬衣,打着一条蓝色的领带。与钟毅不同,钟毅不到正式的场合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穿西装打领带的,而于伟正则是时时刻刻西装领带。
林雪十分利索地将于伟正的外套挂在衣架上,然后又返回自己的秘书办公室,从茶水柜里取出一个带金边的白色陶瓷杯。用小勺子舀出一把绿色的竹叶青茶叶,丢进杯子里。正准备上茶,轻轻一推门把手,却发现门已经从里面反锁了起来。
市委书记于伟正对林华西还颇有一些意见,那就是林华西作为市纪委书记,在关键时刻却没有支持市委的决策。
林华西将门反锁之后,就打开了一个档案袋,带着汇报的姿态说道:"书记啊,有个情况给您汇报一下。"
于伟正问道:"什么事啊?还要把门反锁了。"
林华西略有局促,也知道在让贾彬是否出任东投集团党委书记的问题上和于伟正之间闹了别扭。但他也清楚于伟正作为市委书记,心胸并不是那么狭隘。
林华西自然不会旧事重提,而是坦然说道:"书记,是这样,我们接到了几封举报材料。"
于伟正担任市委书记,曾经又是市委组织部部长和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东原一口气提拔了20多名干部,还有不少干部仍处于公示期内。有些举报信,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于伟正叉开腿往沙发上面倚着,十分放松地说道:"是举报哪个同志的呀?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林华西说道:"是这样,昨天下午我们接到一封举报信,有人反映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县委书记考察人选丁洪涛涉嫌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存在严重违规的行为。"
于伟正听到这里,内心里还是一沉。无名之火就窜上来了,心想这个同志还是太年轻了,这么点事情,还搞得人尽皆知,到处举报。
于伟正点了点头,面无表情,问道:"还有什么?"
林华西说道:"还有就是我们纪委今天一早在门卫室发现了一封信,是直接放在收发室的,也是举报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洪涛同志的。反映丁洪涛同志大吃大喝,肆意妄为,在迎宾楼设宴五桌,交通局党政领导班子和交通局的下属单位领导班子、交通局的中层干部接近50余人,在迎宾楼聚餐喝酒,公款报销。"
于伟正说道:"这个啊!洪涛同志的公示期还有几天?"
林华西听到洪涛同志四个字,马上就明白了,于伟正将丁洪涛定位为“洪涛同志”,显得颇为亲切,看来这件事的处理上,于伟正并不想深究。林华西说道:"书记,还有一天。"
于伟正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还有没有啊?"
林华西说道:"书记,目前还只收到这两封举报信是关于丁洪涛同志的。还有两份是分别关于其他干部的。基本上每一个被提拔的干部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举报信啊。"
于伟正说道:"监督是好事情啊。监督才能让组织发现和掌握比较隐匿的问题,所以我们既不要怕监督,也不要怕举报。有任何的举报和监督,调查就是了。"
林华西说道:"书记啊,按照程序在纪委调查处理期间,这个干部调整的过程要暂时冻结啊。"
于伟正想了想,说道:"有程序就按程序办,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但是纪委也不能成为某些人打击干部的工具,你们还是要主动鉴别一下哪些举报有可查性,哪些举报没有可查性。"
林华西已经当了两三年的纪委书记,对纪委的这些基本工作非常了解。林华西说道:"书记,我们已经整理了一下举报材料,基本上有一个预判,所有的举报都是捕风捉影。就比如说,举报定丰县组织部长唐顺这件事情,说唐顺违反计划生育的基本原则,违规生育二胎。经过我向定丰县主要领导了解,这个唐顺是把他妹妹家的儿子接到了家里共同抚养,纯属啊是捕风捉影。"
林华西这么说,于伟正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林华西在给自己示好,意思就是对于丁洪涛的举报也是属于子虚乌有、捕风捉影的事情。市纪委可以直接下文,不去调查,或者是以子虚乌有、查无实据直接在干部人事档案上盖上一个市纪委审核无误的印章。那么,丁洪涛就可以直接到东洪县赴任去了。
于伟正说道:"华西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纪委是保护干部的,纪委的调查也是为了给干部撑腰啊,我们不能推荐一批带着污点的干部去上阵。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但是组织的程序必须要严格做完,无论举报涉及到谁,市纪委都必须要逐个核实,启动调查,核对线索,查清事实,这是纪委的基本职责,也是我对你们提的最基础的要求。"
林华西看于伟正已经表过态,就放松下来。"于书记,是我过度紧张了,看来您对咱们的干部是有信心的呀,这也就更印证了我的判断,这些举报信确确实实都是子虚乌有的。"
林华西说道:"不对,不是子虚乌有啊,很多都是铁的事实。你就比如丁洪涛同志确实挪用了专项资金500多万。至于在迎宾楼喝酒这件事情我看也是真的。"
林华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于伟正书记铺垫了这么久,竟然是已经知道丁洪涛挪用资金的事情。
于伟正继续说道:"这个迎宾楼啊,开在市委大院门口。每天门口停的都是公车,带警灯的,带警报的。穿着制服,戴着大盖帽,像个什么样子?华西同志,省委市委都有严禁大吃大喝的文件。你们纪委落实没有?这些干部吃吃喝喝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干部每天大吃大喝,伶仃大醉,还有没有心思干革命工作?这些都是问题。我本来想着等到忙完粮食系统的工作,再来处理这件事情,现在看来,这个迎宾楼简直成了政商勾结的腐败窝点。"
林华西怎会不知道迎宾楼,每天晚上迎宾楼的霓虹就已经染红了东原半个天空。
"华西同志,由你们纪委牵头召集公安、工商、税务去给我查一查这个迎宾楼。让他给我规矩点。如果再敢大摇大摆地把领导干部往里面拉,成为一个腐败的温床。你直接告诉龙投集团,我绝对给他查封了。"
迎宾楼的问题存在已经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自迎宾楼开业以来就生意红火,简直成了市委大院的第二食堂。市委领导里面,恐怕除了张庆合、钟毅和于伟正之外,没有领导不在迎宾楼吃过饭,就连王瑞凤副市长都曾到迎宾楼吃过几次饭。迎宾楼的背景,并不是他这个纪委书记说查就能查得到的。但是既然市委书记表了态,说这里是藏污纳垢之地,林华西自然是要表态的:"书记,你放心,我下来之后马上联系公安、工商、税务,对迎宾楼进行一次突击检查。"
于伟正继续说道:"某些同志太过分了。完全把市委的话当耳旁风啊。在东原,市委说的话还是要算数的。"
林华西没有搞懂市委书记于伟正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肯定是意有所指,但是这个指向是谁,林华西一时没有搞清楚。
市纪委书记林华西走了之后,于伟正独自坐在宽大的沙发上,翘着二郎腿,仰着头,看着天花板,静静地思考是谁举报了丁洪涛。
对于丁洪涛,于伟正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这个丁洪涛工作作风颇为大胆,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只要丁洪涛能带着东原人民走向发展的道路,支持"三化三基"建设,对于东原市来讲,何尝不是一名改革干将?恨的是这丁洪涛还没有正式接任东洪县委书记就在迎宾楼里大吃大喝。
于伟正想着举报信必然是来自东洪县,因为丁洪涛要去东洪担任县委书记,挪用的又是东洪县的园区建设资金。但是思前想后,于伟正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