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交锋(二)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0章:交锋(二)

第(3/3)页

勒尔特轻机枪也可以算做1款不错的轻机枪,当年也参与了招标,只是无论是造价还是结构,都还是不如国防军手中的32式的。

不过,当初其能入围的1大亮点还是它也使用7.5mm子弹,但与国防军所使用的并非同1款,并不能互通,国防军的7.5mm子弹依然是毛瑟款式,而法国在参考了国防军的7.5mm子弹之后,研制了自己的7.5mm子弹,但为了区别于毛瑟,专门进行了调整。

至于最后,也是最糟糕的莫过于法军手中的勒贝尔1886式步枪了,身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6战队可享受不到改造后的步枪,只能使用原汁原味的1886式,真正意义上的前朝老物件。

而国防军早已经更换了武器,从元7年式步枪改为了7式短步枪,后者是前者的改进版本,枪长缩短到了1米1不到。

相比于列国的制式步枪,元7年式步枪的性能中规中矩,最主要优点还是便宜,采用了简化的毛瑟枪机,抛弃了毛瑟的约束式供弹抓壳钩,也没有采用毛瑟的击针分解孔,正好适合当时中国,也适合普及给民兵和丁壮使用。

而改进版的7式短步枪就将这个廉价的优点进1步放大,木件分解等等,堪称mas36知音。

原因也很简单,元7年式足够使用,而半自动步枪日渐成熟,3十年代以来,各厂都已经拿出了不错的产品,只是受制于经费和需求问题,1直没有普及开,而中间这段时间又恰逢短步枪风潮,自然也就将元7年式改造改造接着用了。

前线的战斗依然没有持续太久,按照防御条例,防御作战中,应在合适的最远作战距离上给予敌人迎头痛击,以求尽快尽早打散敌人的斗志,瓦解敌人的组织,挫败敌人的进攻。

而法军再次为他们的轻敌付出了代价,与散兵团不同,殖民地6战队的主要成员都是法国人,他们是维持殖民地的中坚力量,1下子损失了几十个,惹得法军长官大为恼火。

因此,法军1面老老实实的按照标准战术准备进攻,开掘掩体、校正炮击、派遣侦察分队、商讨进攻计划等等1系列的举措迅速开展;

1面又不愿意将此事继续上报,自然也就没有选择向空军或海军提交火力支援。

值得1提的是,海军6战队属于6军,是当年“海军与殖民地部”留下的烂摊子,而属于海军自己的6战队则是“海军步枪队”。

说实话,相比于法国殖民地那破烂空军,现在在金兰湾内的那些巡洋舰是真的有威胁的,而且第4支队拿对方其实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依靠那几门150mm榴弹炮。

但这几门炮现在还在后方呢,就印度支那这破烂道路,没个十天半个月到不了这里。

只能说,东南亚优秀的匹配机制让法军和越军对到了1起,但很可惜,他们要面对的,并不是越盟的军队,甚至不是由中国军官指挥的越南军队。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