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75章 于伟正谈干部使用,周卫华又深夜拜访
第(1/3)页
在市委书记于伟正的办公室里,气氛安静而专注。天气转暖之后,于伟正穿着一件乳白色的夹克,看起来虽然不严肃,但多了几分活力,坐在办公桌后,目光沉稳地看着坐在对面的贾彬。南巡讲话的时候,老人就是穿着这么一件淡白色的夹克,从此之后,夹克在领导干部之间也逐渐流行起来。
贾彬,这位于伟正从东原市委组织部位置上就一手培养起来的干部,如今是平安县委副书记,更是市委派驻东投集团工作组的组长。在于伟正心里,贾彬不仅是得力干将,更是可以推心置腹的“自己人”。
“贾彬啊,”于伟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稳,“王阳明先生讲知行合一,什么是知行合一?就是要尊重自己的本心。本心是什么?就是最朴实、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你说实话,在你心里,你觉得,周海英同志该怎么使用啊?”他抛出一个看似随意,实则分量极重的问题,目光平静地落在贾彬脸上。
贾彬心里微微一凛。这个问题太敏感了。周海英的身份特殊,是省委常委、秘书长周鸿基的儿子,他的使用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贾彬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谨慎地回应:“书记,这个……我不敢妄言呀!干部使用是组织上的大事,我……”他话没说完,意思却很明白——这不是他该置喙的。
于伟正摆摆手,打断了他的推辞,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回避的意味:“哎,你在组织部工作过那么长时间,对党使用干部的原则是清楚的嘛。组织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谈谈你的看法,就当是咱们私下交流思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贾彬知道躲不过去了。他沉吟片刻,字斟句酌地说:“书记,那我就斗胆说说我的粗浅看法。周海英同志的工作资历还是有的,能力也还是有的。在市委、市政府一般的、常规的工作岗位上,我相信他能够胜任。”他特意强调了“一般”和“常规”,内心里也是暗示周海英不适合关键岗位。
于伟正微微颔首,似乎对贾彬的回答并不意外。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声音带着一种近乎讲课般的清晰和理论高度:“能不能胜任工作,这个判断并不复杂。我在组织系统干了那么长时间,有一个词,我记得很清楚,叫做‘德不配位’。没有说‘才不配位’,也没有说‘能不配位’,唯有‘德不配位’。什么意思啊?就是一个人的素质、道德品性,配不上他所处的位置。你把他放在那个位置上,到最后,反倒可能是害了他。”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周海英同志,是由丰富社会阅历和人脉的同志。但是呢,他确确实实是不适合担任重要实权岗位的。究其原因,也不复杂。”于伟正的语气带着一种剖析问题的冷静,“我不是说他的品行坏,只是说他的品行特质,还不适合担任一个地方或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你想想,他之前在下面当建委书记的时候,是怎么对待夏南平同志的?夏南平是建委系统的老同志,论资历、论年龄,都是他的长辈。先不说他认不认这个领导身份,就说对长辈应有的尊重,他也不能动手打人!这样的干部,你把他放到关键岗位上,他会把持不住自己。‘德不配位,反受其害’。这一点,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清醒而准确的认识啊。”
贾彬听得心头一震。他没想到于伟正会如此坦诚、如此深入地剖析周海英的问题,而且直指核心——“德”的问题。夏南平那件事,贾彬也有所耳闻,确实是周海英一个抹不掉的污点,若不是周鸿基亲自出面,夏家的人不会善罢甘休。
于伟正这番话,不仅是在解释不用周海英的原因,更是在向他传递一种用人理念和政治原则。
于伟正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一种沉重的责任感:“我在组织部这么多年,看到了不少干部子弟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因为自身修养不够,约束不住自己,最后犯了错误,身陷囹圄的。现在,我如果把周海英放到关键岗位上,万一他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到时候周秘书长退了下来,谁还能保得住他?老爷子到时候到处求人,谁还听他说话?那不是更让老领导难堪吗?所以啊,在我这一关,就要压住他,这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海英同志本人负责,更是对周秘书长负责!”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贾彬:“当然,这个‘压住’,也不是说永远没有机会。周海英同志必须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观察个三五年。改造好了,思想真正转变了,再说提拔重用的事。这对他个人成长有好处。”他语重心长地补充道,“关于周海英同志的使用,我从来没有给任何同志交过底。贾彬同志,你是第一个啊!”
贾彬感受到于伟正话语中的分量和信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感到压力巨大。他连忙表态:“书记,感谢您的信任!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了。您这是对海英同志真正的爱护和长远考虑。”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心中的顾虑:“只是……书记,周老爷子那边,会不会有误会?毕竟……”
于伟正神色坦然:“我们要相信秘书长的觉悟啊!要相信秘书长看待问题,比我们看得更加深刻、更加长远。当然,有机会我也会亲自给秘书长通个气,说明情况,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不然的话,”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冷意,“又有同志在中间作祟,搬弄是非,反倒不好。”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今天这些事儿之所以传到周海英的耳朵里,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班子里的某些主要领导,从中生事!哎,树欲静而风不止。东原的事业,坏也就坏在这些干部身上!心思不用在工作上,整天琢磨着搞小动作,拉帮结派!”
贾彬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书记,自古就有好事之人。他们唯恐天下不乱。”
于伟正继续说道,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清醒和坚定:“贾彬啊,你知道我为什么对某些干部进行限制和调整吗?确确实实,我是在限制某些干部的发展空间。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某些干部不服从市委领导,阳奉阴违,甚至公然对抗组织决定。这种情况,换做任何一位领导,都是要坚决调整的!这是原则问题!第二,是为了打破东原过去的乱象,避免山头过于集中,实现更均衡、更健康的发展格局。”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东原市行政区划图前,手指点着地图:“你比如说平安县的干部,在全市干部队伍中的占比比例过高。我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