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0章 于伟正谋划经济,林秘书走马上任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80章 于伟正谋划经济,林秘书走马上任

第(3/3)页

么信任,组织上这么肯定,那我就……服从安排。感谢县长和组织的信任!”他知道,过分的推辞反而显得虚伪,也辜负了领导的好意。

“这就对了嘛。”我点点头!

“县长,另外一个先进个人名额,你看报谁合适?

“我的意见是,最好来自基层一线,不能全是机关干部。另外,也要适当考虑性别结构,体现‘妇女能顶半边天’嘛。伟正书记也多次强调,要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刘志坤显然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他略一思索,说道:“县长,我觉得马关乡的李亚男同志是个合适人选。她主动申请从县政府办机要岗位调到基层一线,工作踏实肯干,尤其是在平水河水库建设中,作为乡里的具体负责人,给林小松书记分担了大量工作,协调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真正扑下身子在一线摔打,展现了年轻干部的责任担当和吃苦精神。”

我立刻说道:“李亚男同志确实表现突出,有目共睹。但是,”我话锋一转,“她毕竟是我从临平县带过来的干部。在这个问题上,我需要回避。评选工作还是要由你们县‘三学办’的同志,根据实际情况,公平公正地自行斟酌确定人选。我相信你们的判断。”

刘志坤明白了我的顾虑,点头道:“好的,县长。我们一定严格程序,优中选优,把真正符合条件、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推选出来。”

回到家,晓阳将整理好的于伟正书记近期的讲话材料带了回来。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仔细研读。材料内容丰富,但是基本都是在基层调研时的即兴发挥,没有固定的说法。但核心思想越来越清晰:农业要抓机械化、规模化,提高商品粮供给能力;工业要抓集群化、链条化,打造区域性制造基地;商贸要抓市场化、现代化,建设交通枢纽。这“三化”是路径,“三大基地”是目标。

我把材料递给晓阳看,指着其中几段论述说道:“晓阳,你看伟正书记的讲话,重点非常明确。于书记这三天跑了近十家企业,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提升工业规模效益,如何延伸产业。结合他反复强调的‘三化’和‘三大基地’,我敢断定,伟正书记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必定是落在经济工作上,而且是围绕‘农业机械化、工业规模化、商贸市场化’这条主线,全力打造‘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区域性工业基地和商贸集散基地’。”

晓阳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几页,点点头:“三傻子,没想到你现在看问题这么深了,还知道从领导讲话里找方向了。看来啊你说得对,伟正书记最近确实把大量精力放在了经济工作上,尤其是工业项目和国企改革。”她放下材料,看着我,“不过,光看清方向还不够。东洪要搭上这班车,还得有拿得出手的项目,争取到实实在在的支持。省农业厅、省交通厅,这些‘财神爷’的门,你得去敲啊!”

“是啊,”我靠在沙发上,“跑部钱进,老传统了。我打算下周就去趟省城。先给二哥打个电话,让他帮忙牵个线,看看能不能约到相关厅局的处长们吃个饭,探探口风。”

就在我想着省城之行时,曹河酒厂的改革重组也终于迎来了关键节点。国企改革是老大难问题,但是一把手重视,问题的解决就简单的多,于伟正到了两地视察,那结果自然是不一样。

经过多轮谈判,曹河县政府、平安县政府、东投集团三方终于达成了合作意向。

签字仪式在东原市政府第一会议室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臧登峰主持仪式并致辞。副市长兼曹河县委书记郑红旗、市政府特别顾问兼东投集团董事长齐永林、平安县委书记孙友福、市委派驻东投集团“三学”工作组组长贾彬、市“三学办”指导组组长周海英等领导悉数到场见证。

臧登峰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这次合作的意义:“……这次曹河酒厂的重组,是在市委‘三学’活动精神指导下,以市‘三学办’提出的针对性方案为基础,将企业经营性问题和历史债务问题分开处理的成功探索!是盘活存量资产、安置职工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有益尝试!……”

贾彬坐在台下,听着臧登峰的肯定,看着台上三方代表在意向性协议书上郑重签字,心中涌起一股扬眉吐气的感觉。这次合作的成功,是他担任工作组组长后推动的一件大事,虽然主要方案出自林雪之手,但作为组长,这份政绩自然记在他的头上。仪式结束后是合影环节,众人相互谦让,最终还是请老领导齐永林站在了最中间的位置,臧登峰和郑红旗分列左右。

答谢午宴安排在市政府招待所。席间,贾彬和周海英坐在一起。贾彬想起上次周海英在饭桌上对于伟正的微词,有心缓和周海英与于伟正的关系,便压低声音说道:“海英主任,其实伟正书记内心里,对有能力的同志还是很看重的,有时候压一压,也是希望沉淀一下,将来发挥更大作用……”

周海英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端起酒杯岔开了话题:“贾组长,这次合作能成,你工作组功不可没啊!来,我敬你一杯!”显然,周海英对于伟正的话题并不感兴趣。

齐永林也适时地举杯,声音洪亮:“贾彬同志在这次改革中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思路开阔,很有见地!来,我们一起敬贾组长一杯!”众人纷纷举杯,气氛热烈。

第二天上午,贾彬带着合作协议书和一份详细的汇报材料,来到于伟正书记办公室,准备汇报工作成果。他进去时,于伟正正低头看着当天的《东原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着昨天签字仪式的新闻和合影照片,齐永林站在C位。

于伟正将报纸轻轻推到桌角,抬起头,听贾彬详细汇报了协议内容、合作模式以及预期效果。他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

“嗯,做得不错。”听完汇报,于伟正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这又是‘三学’活动成果的一次生动实践,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困难企业脱困,提供了可借鉴的‘东原方案’。贾彬同志,你们工作组的工作,算是为‘三学’活动在东投集团的深入实践,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为市委下一步即将部署的‘三基三化’建设,开了一个好头啊!”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正式:“工作组在东投集团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可以撤回来了。”

贾彬听到“圆满句号”和“撤回来”,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同时又涌起一丝期待。他试探着问道:“书记,既然齐永林同志对改革这么支持,工作也配合,那……东投集团党委书记的人选……”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希望于伟正能重新考虑,不必再派他去担任那个“难缠”的党委书记了,自己在东投集团有体会,齐永林在东投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于伟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手指点了点桌上那份报纸,特别是齐永林站在中间的照片,语气平淡却带着深意:“永林同志啊,还是没找准自己的位置。这种公务活动,站在中间的,应该是代表市委市政府的臧登峰同志嘛。”

贾彬连忙解释:“书记,这……毕竟齐永林是老领导,臧市长和郑市长都是他老部下,他们可能觉得……”

“老部下归老部下,公务活动要讲规矩!”于伟正打断他,语气严肃了几分,“这不是私人聚会!臧登峰同志代表的是市委市政府!这个位置站不对,说明思想认识还有偏差!”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贾彬不敢再多言。

于伟正似乎也觉得话说得有点重,缓和了一下语气,问道:“对了,你上次说秘书人选有眉目了?说说看,推荐哪位同志啊?”

贾彬精神一振,连忙说道:“书记,我推荐林雪同志。就是这次起草曹河酒厂改革方案的那个女同志。”

“林雪?女同志?”于伟正微微挑眉,似乎在回忆,“哦,有点印象,上次去东投集团慰问工作组时见过,挺干练的一个小姑娘。”

“是的书记!”贾彬赶紧介绍,“林雪同志文字功底扎实,思维敏捷,工作细致,眼里有活,责任心强。这次曹河酒厂的方案,从调研到成稿,她付出了大量心血,很多关键思路都是她提出来的。

于伟正淡淡说道:“这只是一个秘书的基本素质嘛,说说,真正打动你的是什么啊!”

“为人真诚”。”

于伟正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当听到“真诚”两个字时,他的动作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温和。“嗯,真诚’这一点,在机关里尤为难得啊。”他沉吟片刻,“这样吧,先让她到市委办综合科来,熟悉一下吧。”

贾彬心中一喜,但随即又想起一事,略带犹豫地说:“书记,林雪同志的组织关系还在平安县公安局,您介不介意……”

于伟正落座思考,往椅背上轻轻一靠,开口道:“你是我问介意她是出身平安县还是公安局啊?”

贾彬犹豫道:“都有吧!”

于伟正摆摆手,语气淡然:“这有什么?平安县公安局的干部难道不在市委领导下工作?一个小姑娘而已,工作为重!只要有能力,有品行,出身哪里不重要。”他看了一眼贾彬,“你通知她尽快过来报到吧。”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