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 章省城协调大项目,三学活动告段落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4 章省城协调大项目,三学活动告段落

第(2/3)页

厅的包间。包间装修豪华,铺着地毯,中间是大圆桌,已经摆好了几个精致的凉菜。

落座时又有一番谦让。最终二嫂俞淑清在主位坐下,二哥和晏处长分坐左右,我坐在二哥下首,晓阳挨着我,马主任坐在晏处长另一边,焦松则挨着马主任坐下。

服务员上来倒茶。二哥作为东道主,举杯开场:“今天周末,难得聚在一起。马主任,晏处长,感谢二位赏光。主要是为我妹夫朝阳,他刚主持县里工作,很多方面还需要省厅领导多多支持。大家都是朋友,咱们边吃边聊,随意些。来,我们共同端上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

酒过三巡,菜上五味,气氛渐渐热络起来。我看准时机,向晏处长汇报工作。

“晏处长,马主任,”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恭敬,“我们东洪是农业县,底子薄,群众盼发展。我们县里经过调研,打算重点推广冬小麦和西瓜的套种模式,这对水肥管理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想争取咱们建管处在项目立项和配套资金上,给予一些支持……”

晏处长拿起热毛巾擦了擦手,沉吟道:“冬小麦套种西瓜?这个模式……听起来有点新意。不过李县长啊,现在的资金管理越来越规范,每一笔钱都要跟着项目走,审计非常严格。项目从申报、论证、立项、实施到验收,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很繁琐啊。而且资金拨付后,后期的绩效考核也得跟上,压力不小。”

我连忙点头:“程序上的要求我们一定严格遵守,该准备的材料、该走的流程,我们县里保证一步不差,绝不給厅里添麻烦。实在是这个项目对调整我们县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太关键了,还望晏处长多支持。”

这时,焦松插话道:“晏处长,马主任,我是东洪人,对我们家乡的情况比较了解。朝阳县长到任后,确实干了很多实事啊,修水库、搞园区,动作很大。咱们农业厅要是能支持一把,这可是造福一方的好事啊!”

二嫂俞淑清适时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分量:“晏处长,朝阳他们确实是想扎实做点事情。基层工作不容易,需要政策支持。你看看,这个事情在程序上还有什么需要协调的?如果需要跟哪位厅领导沟通,您别客气。”

晏处长的态度立刻变得更加积极,他笑着对二嫂说:“俞处长您言重了。既然您和李县长都这么说了,这个事我肯定放在心上。这样,”他转向我,“李县长,你们回去后,尽快组织力量,搞一个详细点的项目报告和实施方案出来,标准就按厅里的要求来。先把材料报到建管处来,我们组织论证一下。只要项目本身科学可行,配套资金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协调。”

我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赶紧举杯:“太感谢晏处长了!您放心,材料我们回去就抓紧准备,尽快报上来!我敬您一杯!”

接着,我又趁机提了农机补贴的事情:“晏处长,还有农机补贴那边……”

晏处长摆摆手,显得很爽快:“那个事好办,有政策。我跟农机站的同志打个招呼,你们按程序申请就行。回头我让具体经办人跟你们县里对接。”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马主任这才点了点头,对我说道:“李县长,到时候让你们县农业局直接跟办公室联系就行。”

我又连忙向马主任敬酒感谢。

这顿饭吃了近两个多小时,气氛融洽,该谈的事情也基本有了眉目。散席后,我们将晏处长和马主任送到宾馆门口。

二嫂对晓阳说:“晓阳,要不陪我去新开的百货大楼逛逛?听说来了不少新样式的夏装。”

晓阳挽着二嫂的胳膊,歉意地对二嫂笑笑:“二嫂,今天恐怕不行了。明天一早市里还要开三学总结大会,张市长市长亲自主持,我得赶回去准备材料。下次,下次一定陪您逛个尽兴。”

晓勇已经帮焦松拦好了一辆“面的”,焦松临上车前,紧紧握着我的手,用力摇了摇,声音带着酒后的热忱:“朝阳县长,不容易啊!为了县里的事,来回奔波,还动用私人关系。东洪群众有你这样的县长,是福气!”

二哥在一旁笑道:“焦处长,光说好听的没用,以后你们民政系统有啥好政策,也得想着点我们朝阳啊。”

焦松连连点头:“那是自然,晓勇处长放心,只要有机会,一定支持!”

送走焦松,二嫂俞淑清又对我叮嘱了几句:“朝阳,今天谈的事情,回去后抓紧落实。项目报告要做得扎实些。于伟正书记提出的三学很不错,这次你们搞的‘民营企业家上讲台’,道方书记做了批示,省委政研室正在研究全省推广的可能。你们东洪的工作,还是很有特色的。”

我恭敬地听着:“谢谢二嫂指点,我们一定努力做好。”

二哥拍了拍我的肩膀,显然对今天的成果也很满意。

没有过多的客套,二哥便开着一辆省公安厅牌照的车一起离开。

送走了众人,我和晓阳则回到了邓叔叔位于省劳动人事局家属院。车刚停稳,隔着院墙就听见女儿岂露咯咯的笑声。晓阳脸上立刻漾开笑意,脚步也轻快起来,快步走进院门。

岂露正蹲在花坛边,拿着小树枝专注地戳着泥巴,何阿姨在一旁含笑看着。听到脚步声,小家伙抬起头,眼睛一亮,丢下树枝就张开沾着泥点的小手扑过来:“妈妈!”

我一把将岂露捞起来,高高举起转了个圈。晓阳则掏出手帕,一边笑一边给岂露擦手:“哎呀,又玩泥!”

岂露在我怀里扭着身子躲闪:“不是泥巴,我在挖宝藏!”

“哦?挖到什么宝贝了?”我笑着问,蹭了蹭岂露的小鼻尖。

“挖到……挖到好多蚂蚁!”她一本正经地回答。

晓阳从提包里拿出在百货大楼新买的玩具娃娃:“看妈妈给你带了什么?”

岂露欢呼一声,接过玩具就要拆,晓阳忙按住她的小手:“洗了手再玩。”小家伙嘟起嘴,但很快又高兴起来,叽叽喳喳的跑了。

一进门,晓阳就道:“爸,你咋看的孩子啊,一个小女孩,光顾得玩泥了。”

邓叔叔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纸,他穿着家常的深蓝色夹克衫,脚上是千层底的老布鞋,显得十分放松。邓叔叔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从镜片上方看过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你们小时候,都是玩泥!”

晓阳带着岂露去洗手,我则在邓叔叔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我拿起桌上的紫砂壶给邓叔叔倒了杯茶。

邓叔叔道:“事情办得还顺利?”

“挺顺利的,农业厅的晏处长很支持,项目的事基本有眉目了。”

邓叔叔点点头,目光带着赞许:“那就好。基层工作难做,能争取到上面的支持不容易。”他话锋一转,语气更家常了些,“你何阿姨炖了锅山药排骨汤,一直在灶上温着,就等你们回来喝。”

正说着,晓阳牵着洗干净手的岂露出来了。小家伙一溜烟跑到邓叔叔身边,扒着他的膝盖撒娇:“外公,我的新橡皮泥!”

晓阳打了一个饱嗝说道:“爸,都说了我们不吃饭啊。我这次来可是找你要官的啊。”

邓叔叔乐呵呵地把岂露抱到身边坐好,拿起茶几上的铁皮饼干盒递给岂露。”

岂露抱着饼干盒,心满意足地挑了一块动物饼干啃起来。晓阳挨着我坐下,显露出几分奔波后的疲惫,但嘴角是弯着的。

何阿姨从厨房出来,看见我们便笑:“喝了酒啊,是该喝点汤嘛,这你爸昨天才给交通厅的王厅长打了电话给你们走了后门,又要什么官啊?”

晓阳说:“妈,我爸这次可是破了例啊,居然为朝阳走起‘后门’,给交通厅王厅长打招呼。这可不像您一贯的风格啊。”

邓叔叔端起茶杯,慢悠悠地说:“这怎么叫走后门?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东洪的工业园区要发展,修路嘛还是很有必要,道路不通,怎么发展经济?我不过是把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反映。”

何阿姨正给岂露擦嘴,闻言抬头笑道:“晓阳啊,没大没小。你爸做事有他的分寸。”

晓阳撅了噘嘴,把女儿搂进怀里:“妈,我就是说说嘛。您不知道,我们于书记可看重朝阳了,还专门向省委报告,建议让朝阳党政一肩挑呢!东洪今年的GDP排名从第七跃升到第五,成了东原的中上游,这成绩可是实打实的。”

何阿姨解下围裙,又从厨房拎了壶热水出来给大家的茶杯续上,语气平和却切中要害:“成绩是看到了。但晓阳啊,跑官要官的话,可不能拿到家里来说。朝阳工作做得好,组织上自然会考虑。”

“妈,我不是那意思……”晓阳争辩道,“我是说,现在市委也找了好几个干部谈去东洪搭班子的事,人家都不太情愿。为啥?还不是因为朝阳工作太扎实,风头太盛,别人去了不好施展嘛。这说明什么?说明朝阳完全有能力挑更重的担子嘛!”

邓叔叔放下茶杯,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点了点,神色认真了些:“晓阳,这话在家里说说就算了,外面可不兴这么讲。朝阳啊,”他转向我,“你在东洪的工作,我是看在眼里的,确实不错。干工作,特别是到一个新地方,关键就是要稳扎稳打,不急不躁。要沉得下心,看得准路。你在东洪,整体是把握住了方向的,各方面关系处理得也比较稳妥。”

他顿了顿,像是考校般问道:“说到经济排名,你分析过没有啊,东洪今年能从第七上升到第五,主要原因有哪些?”

我坐直了些,认真回答:“爸,我仔细分析过,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也是根本的,是东洪自身的内生增长。我们大力推广的冬小麦套种西瓜模式见了成效,农民增收明显;还有,地毯编织这个副业,我们扩大了规模,现在全县从业人数超过了三万,形成的产值很可观。第二,我们下力气查处了几起腐败案件,追缴回来的违规资金,前后加起来有七八百万,这部分也计入了当年的GDP。第三,可能和其他一些县区主动挤掉过去国有企业报表里的水分有关,此消彼长,我们的排名就上来了。”

何阿姨听完,赞许地点点头:“朝阳,你这个分析是清醒的,切中了要害。那你们俩再说说,东洪经济明年还能不能保持这个增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