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超越(下)_盖世双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超越(下)

第(3/3)页

,一门武功从“入门”走向“进阶”、再到“精通”、“大成”……你要去背和理解的东西也会越来越难,更不要说,在“背”和“理解”的后边儿,还有个最终的难关叫“悟”。

    那这时候,有的人就会由于资质问题而遇到“瓶颈”、乃至“上限”了。

    可对那些资质高的人来说呢,他们所见,反而是一个“由简至繁”,再“化繁为简”的过程。

    他们练到后面就会觉得这不是健身了,而是数学,突出一个“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慕容孝即是“会者”,且是资质惊人的那种。

    他仅靠想象都可以提升对武学的理解,更别说亲身去练、还是用他那特殊的身体去练了。

    故而,当这天蚕神功被他练到了第五重之后,他便在下一个重要的关隘前停下了。

    只因此处,有一些他觉得需要重点思考的东西。

    按那秘籍所写,天蚕神功在从第五重突破至第六重、以及从第九重突破至第十重时,各会经历一次“化茧”,第一次破茧可以让人“脱胎换骨”,而第二次则是“功力暴增”。

    这事儿在当年的云大侠看来,或许也就是个“设定”而已,怪是怪,但他也不会想太多,起码不会想到这事儿跟某种十年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关。

    可如今的慕容孝在已经知道云大侠的结局后,再来审视这门武功的两次“化茧突破”过程,就要先打上几个问号了。

    为什么要这样?化茧和破茧的必要性是什么?这其中的生物学、化学等原理是怎样的?

    有道是科学练武,从我做起啊。

    慕容孝很敏锐地意识到,这两次化茧可能就是这门武功将来出现不可逆副作用的关键,如果他能把这其中的原理研究透了,并设法用更合理的方式绕过这两次“化茧”,然后再继续推进修炼,那岂不是就能将其改良成一种更加完美的神功?

    要举例的话,这就好比一个赛亚人既引导出了自己巨猿变身的力量和潜能,又绕过了失去理智并变成巨猿的过程,这……就是超级赛亚人四。

    有了这思路后,阿孝就对他目前所掌握的、这来到了第一次化茧门槛处天蚕神功,进行了一波全面的原理分析。

    这其实是很多习武之人根本想都不会想、更不会做的事情。

    这个武林中99.99%的人都是师父教什么、他就学什么,有啥创新也是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微创新”。

    只有林元诚这种级别的超级天才才会有“你教他一套6分的剑法,他稍微学习下,就自己琢磨出一套8分的进化版”的操作。

    慕容孝自还没达到这种“全靠才气,只是顺其自然地思考”都能把武功破解并且升级的天赋,更何况他现在面对的是绝世武功,不是七星剑法那种水平的东西。

    所以到了这儿,慕容孝也遇到了瓶颈。

    这瓶颈不在修炼,而在溯源和破解。

    纵然脑力如他,也在这难关面前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方才灵光一闪。

    三日后,经过反复思考,慕容孝终于想到了:如果把天蚕神功视为一个冗杂的整体,那的确很难解得出“化茧破境”的奥秘,但如果……把它拆分开再去解呢?

    就像我们遇到一些看起来很绕的实际应用题时,硬算硬想自是很抽象,但你列几个未知数,将其拆成一组数个方程去算,就会简单许多。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慕容孝发现:这门神功,本身就是残缺的,且是经过不止一次的改良、甚至拼凑出来的。

    其真正的源流,估计也是一种副作用很大的武功,然后练到了他目前这个阶段后,就有三种不同的“逻辑”出现了,正是这三种逻辑混合后得出的“答案”,才让这神功至少在短期内看不到副作用、且还能速成。

    但显然,用这种方式跳过原本的副作用,又会催生出新的副作用,只是当时拼凑、改良它的人,并不在乎、并不知晓、或是根本没有能力去管这新的“代价”了,最终才会留下这个版本的神功。

    想通了这一点,慕容孝便豁然开朗。

    既然前人这题做得有问题,那他便来重新做一遍,反正目前两个关键节点在哪儿他也发现了。

    如此,他踏上了修炼这武功的最后一步——超越。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