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真正的战斗(上)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3章:真正的战斗(上)

第(3/3)页

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了,尤其是其中的装甲部队。

夕阳渐落,土路上,1辆摩托车从队5后边驶来,在他的前面,是骡马嘶鸣的炮兵部队,是风尘仆仆的步兵部队。

最终,摩托车停在了本部边上,通信兵匆匆从车上下来,向支队本部汇报装甲部队的情况。

石华川等人已经通过电报了解了装甲部队的问题——

工作时间太长,机械故障频率迅速上升,他们的建制已经散了。

野战行军的装甲车辆出现故障自然是很正常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出现几辆车同时故障的情况,但并不算什么大事,原地自行修理或者呼叫单位所属的装甲抢救车来帮忙即可,单位主力则继续执行任务。

但如果工作时间,在1些国家的军事术语中也被称作“摩托小时”,接近极限之后,装甲单位的机械故障频率就会迅速上升,1路上接2连3的抛锚让军队的编制被打散,该单位也就不再能继续行进了。

历史上,苏军坦克团在2级或2级以上良好公路上行军,100公里发生重大故障率在2%以内;在天然土路上越野行军,100公里发生重大故障率应在4%以内。

但很可惜,这个数据是冷战的数据,对于如今装甲部队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能保证100公里越野编制不散那完全可称当世第1,如果没有战争刺激,那够让其他国家追十年了。

而国防军的28式丙型坦克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性能,装甲部队又缺乏越野保障训练,再加上越南这样地形,只是跑出5十多公里便已经开始掉队了,这个成绩,即便是1辆2十年代末的坦克,也难以称得上好。

但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石华川当即下令装甲营原地修整,行动不便的150mm重榴弹炮营同样留下,而步兵第4营与他们1起行动,其他人则继续保持原定速度行军。

原因倒也简单,首先是法国人在印度支那其实没有多少装甲单位,在越南独立战争开始之前,法国在印度支那只有1个坦克连。

不过,这个坦克连的规模很大,拥有3十辆坦克,除此之外还有1些装甲车。

但是,这也没什么好怕的,因为这些坦克.....

是雷诺ft-17坦克,是的,还是1战时期的老古董,而且还不是20年代初的改进版本,其中或许还有从西线战场上直接搬下来的老物件。

它们速度极慢,基本只能跑到6公里的时速,至多伴随步兵行动,而法国人本来也没指望用它来玩甲弹对抗,只是镇压殖民地革命用的。

在独立战争开始之后,法国又6续送来了几十辆雷诺17,具体数量不明,期间也被越盟军队击毁过几辆。

虽然第4支队此次出来没有用上刚刚制造出来的火箭筒,但靠着手头的14.5mm反坦克枪或者12.8mm高射机枪也能够干掉对面的坦克,毫无压力。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敌人的装甲部队目前应该在交趾支那的前线,而不是安南,因此也无需担心这些坦克的问题。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