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太平洋畔的造舰竞争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太平洋畔的造舰竞争

第(2/3)页

个部分,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一些新兴工业的发展。

  而在太平洋畔的两国则更加的惬意,虽然早已经有所筹划,但具体的执行更在其后。

  从经济角度来说,1935年属于完全的和平的条约时光,陆海空三军都保持着较低的规模,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与正面影响也都初步平息。

  在这一年,中央财政支出为96.7亿圆,国防支出为7.8亿圆,此前多年也基本在8%左右徘徊,与海对岸的美国军费占比分属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

  如今各国都没有执行福利国家政策,各国的军费占比观感上都比较高,不过,由于中国的福利支出在各国算是最大的了,相当于英法美俄德等国之和,因此军费实际支出占比高于美国,但依然不比欧洲诸国,如摆烂的英法,国防支出尚不到20%,德匈芬等国则维持在25%左右,内乱初定的俄国则为48%。

  而从1937年起,随着陆军规模的恢复和空军新一轮的投入,国防预算占比逐渐增长到12%,而实际支出略多,约增长了7000万圆。

  军队的开支显然并不便宜,随便举个例子,空军最小的一颗航弹,50公斤,就相当于大城市白领半个月的收入。

  但真正的烧钱大户,海军此时还没有完全动起来。

  细数一下,去年筹建海军陆战队,今年初招标岸基鱼雷机,影响不算小,但开销并不大。

  陆战队如今已经有了点模样,今年1月,海军将派出的陆战队各部重新召回本部,随后整体派往海南训练,培养陆战旅一级的作战能力。

  而新型的岸基鱼雷机使用了最新的高翼载主翼和襟翼设计,并且在机翼上使用了新的铝合金蒙皮,除却因1000匹马力发动机尚不成熟而选择使用900匹马力的发动机外,并没有什么缺点,机载设备先进齐全,性能也是相当优异,稍贵的价格也被海军忽视了。

  同样的设计经验也将被用在新的舰载鱼雷机上,这显然会引起一轮革命的到来。

  1937年,航母也终于有底气向战列舰说“不”了,尽管这声音尚属稚嫩,但未来可期。

  不过,如今海军也要动起来了,因为美国人已经开工了两艘战列舰了,新一轮的造舰法案必须要跟上来了。

  由于条约时代中美之间的相处模式与美日完全不同,所以如今两国都没有开始大规模的造舰,只是在条约时代按部就班的一点点更新。

  相比于历史上,美国如今的海军进度是比较慢的,因为第一次《文森法案》并没有出现,美国海军中依然保有上百艘老旧的驱逐舰和潜艇,当然,这并不重要。

  因为,由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存在,作为该法案产物的约克城级的小妹妹,黄蜂号,最终还是被摆上了船台。

  而在三次条约签订之后,鉴于德国海军的快速武装,以及相较于中国海军己方部分舰只过于老旧的问题,在卡尔·文森的推动下,美国国会于1936年10月批准了法案,在本位面也可以被称作第一次《文森法案》。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万长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