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冲锋枪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7章:冲锋枪

第(2/3)页

即可,战场上需求增加的时候,八十吨也凑合,民间小工厂也能勉强使得了。

  左念微仔细看了一下,整只冲锋枪依然有基本的烤蓝,边角还打磨过,也称不上粗糙,在左念微看来,这已经是一款很完整的冲锋枪了。

  冲锋枪这东西虽然不必像司登那样寒酸,以至于问题频出,但也需要明白,在总体战的大背景下,冲锋枪就是一支子弹喷筒,只要能迅速把几十发手枪弹给射出去就行,同时保证最基本的可靠性即可,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花钱越少越好。

  但如今的人们对其的定位和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很多时候依然将其视作精加工的、发射手枪弹的小型机枪。

  国防军如今所用的是三二式冲锋枪,铣削工艺,镀铬零件,烤蓝处理,十分精良。

  然而,其成本也要上天,一杆三二式冲锋枪能顶三杆七式步枪,要不是前几年冲压工艺不成熟,现有工厂调整产线不方便,左念微一早就给这东西拿出来了。

  不过,三二式冲锋枪的设计理念其实也算是比较先进的了,它率先取消了刺刀座,又把前型使用的六百米表尺换成了简单的翻折式照门,基本把应用范围收到了两三百米以内。

  而这些减配操作也让三二式冲锋枪的价格也大幅缩减,几乎砍了一半,只是依然比不了左念微手里的这把简洁,估摸着三把三七式还未必能有一把三二式贵。

  要知道,三二式本身也已经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一款冲锋枪了,三杆只有三二式三分之一造价的三七式那可真的是大白菜了。

  如今冲压工艺有所发展,邯郸兵工厂又正好铺产线,那么正好把这杆冲锋枪掏出来用用。

  自动步枪的普及依然是一件时间跨度较长的事情,即便不发生战争,至少在十年内对于冲锋枪的需求依然是一路走高的。

  而且生产线这东西嘛,一旦组建完毕开始投产,那就不可能立刻停止改造,否则就非常浪费钱和时间。

  就比方说,物美价廉的M3冲锋枪(18-22$)在四二年定型、四三年量产,而昂贵的M1冲锋枪(55-70$)直至四四年底才逐渐停产。

  在简单看过枪支之后,工作人员将枪组合起来,然后领着一箱子弹跟上了左念微的步伐,向着射击场而去。

  亮银色的镀锌弹壳手枪弹被倒在了桌子上,几个人开始咔嚓咔嚓的给弹匣压子弹。

  试制三七式冲锋枪所用的是双排双进的弹匣,优点是装填子弹更方便,双排单进的弹匣在压了大半之后会非常吃力,最后几颗子弹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压进去,而缺点自然是故障率稍高。

  而国防军所使用的手枪弹则是9mm口径的1922式手枪弹,与帕拉贝鲁姆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

  早年间,国防军用过的手枪弹种类很多,7.63mm毛瑟、8mm斯太尔、.38柯尔特、.380柯尔特、9mm帕拉贝鲁姆、.455韦伯力等等。

  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7.63mm毛瑟和9mm帕拉贝鲁姆,前者很熟悉了,没啥好说的,后者是1901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