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冲阵(中)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4章:冲阵(中)

第(1/3)页

  战斗才刚刚开始。

  博拉内尔岛上,挪威炮兵们完成了第二轮装填,正在等候开火命令。

  然而,不多时,他们却看到了远处海面上突然闪烁起了一连串光点,那很显然是德军军舰在开火,但由于德军舰队探照灯的干扰,挪威人并不能判断到底有多少门舰炮开火了。

  直到几秒钟后,当一连串的沉闷的“噗噗”声传入耳中,他们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如果炮弹从上空掠过,那么通常能够听到的将会是尖锐的啸叫声,但如果炮弹将要落在附近,那么这时候的炮火声则将会是一种沉闷的声响。

  而现在的声音显然如此。

  很快,来自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数发203mm高爆弹和十余发128mm高爆弹便尽数落在了这些岛屿炮台上,耀眼的火光完全笼罩了这小小的岸防炮阵地。

  其中,一发来自于巴伐利亚号的203mm高爆弹落在了一门75mm野战炮附近,近二十公斤炸药的爆炸成功诱爆了旁边的几箱75mm炮弹,如同放烟花一般,在最初的此起彼伏的爆炸之后,殉爆的炮弹接二连三的冲天而起,亦或是向四面八方飞散。

  东风夜放花千树。

  德军水兵们欢呼雀跃,偷偷跑出来看热闹的陆军士兵们也禁不住喝彩,但出声之后,他们也就被水兵们发现了,水兵们的脸顿时冷了下来,立即要求这些不知道规矩的陆军官兵返回下甲板。

  巴伐利亚号的1932型203mm舰炮在同时期舰炮中性能十分优秀,53倍口径(德式算法,按照通行的英式算法应该为48~49倍口径),相比于早期的50倍八寸炮,精度、寿命、穿深都要好得多。

  但德国舰炮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相比于其它国家的同等级舰炮要重上许多,达到了20吨,双联装炮塔重约250吨,相当于北安普敦级的三联装炮塔,同时舰炮也要宽的多,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人在大口径火炮上常用双联装炮塔的缘故,没办法,三联装太重太宽了,装不上去。

  巴伐利亚级重型巡洋舰实际上可以视作在这个位面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在历史上,希佩尔海军上将级因为她昂贵的造价和孱弱的防护而被诟病,被后世的人们调侃为“海军上当”。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的造价超过八千万马克,与之相比,英国伦敦级只需五百万英镑,换算为马克则是六千多万。

  当然,军舰这东西不能以汇率来计算,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但饶是如此,希佩尔的造价也还是过高了一些。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德国的造舰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几近凋零,重整军备之后也没恢复完全,使得德国建造任何大型舰船都要付出高得多的成本,其次还有德国海军的诸多问题。

  相比之下,如今的德国在这方面要好一点,虽然德国此前注重空潜快的战略,但造舰产业链还是得到了基本的保证,因此造价也要好看的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