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此面向敌!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6章:此面向敌!

第(2/3)页

  只见原野中分布着百余持枪的人影,大约分作六、七股,每一股十几人。

  “敌袭!”

  第一枪不知是己方还是敌方打响的,刹那间,密集的枪声就撕碎了静谧的夜。

  那些日军被发现之后,立即将“萬歲”的发带戴在了头上,然后发动了冲锋。

  “撤不撤?!”

  这里只是前线的观察哨,己方一共也就十来个人,双方兵力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先不动!”领队的少尉换了一只弹匣,大声呼喊道,“轻机枪先架起来!”

  陆战一旅侦察营已经全面换装了试制汉造自动步枪,采用7.5×40中间威力步枪弹,制型与经典的AK47同出一辙,只不过由于工艺问题,重量和部分构件有所不同。

  目前来说,唯一的问题是该枪使用的子弹发射药产能不稳定,虽然放弃了三基药,但还是选择了新型双基球型发射药,因而单条产线日产仅二十五万发子弹,主要是火药产能严重不足。

  但即便如此,左念微还是坚持使用这种发射药,毕竟这种双基药优化起来更容易,子弹性能也要优于M43,未来的战争也不会一上来就全面换装自动步枪的,栓动步枪照样可以用,马润扛着的春田难道还少吗?

  时间足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汉阳兵工厂也给左念微打了包票,三年内攻克发射药量产难关。

  由于还用着7.5×57mm步枪弹,国防军的轻重机枪仍使用着全威力子弹,自动步枪在大部分部队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是更接近冲锋枪,而使用中间威力弹的轻机枪虽然已经改装完毕,但陆军对此意见非常大。

  实际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左念微坚决反对走半自动步枪过渡,并压倒了军中的其他声音,但左念微没办法变出来成千上万的汽车和坦克。

  简而言之,自动步枪的使用在二战机动战的背景下没问题,但将中间威力弹推向机枪,仍需要进一步推进军队的摩托化和机械化,至少,步兵单位的重机枪还得要干不少杂活。

  特殊的背景下,你不得不搞两种子弹。

  侦察哨的十几杆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火力异常凶猛,国防军的团以下火力配置本就高于其他国家,在自动步枪和廉价的冲压式冲锋枪投入使用后,就差的更多了,栓动步枪比自动枪械的比值达到了二战后期才有的三比一。

  与此同时,国防军还是一支任务导向型指挥式部队,这种战术理念起源于十九世纪初期的普鲁士,这种类型的军队注重发挥一线指挥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无论在什么时候,战场都是变幻莫测,充满不确定性的,后方指挥官所了解到的信息总是滞后且失真的,战术安排只能战前模拟,无法过细,一切微操只会导向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就主张由较高层级指挥部在战前或节点内,制订作战任务和作战方针,在战时则将具体的行动计划交给一线指挥官,允许他们在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而历史上将之发扬光大的正是东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