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管制委员会和临时新政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0章:管制委员会和临时新政

第(2/3)页

去做土地统计和编户齐民这两件事,管制委员会可以直接调用日本政府的资料,然后通过公告等方式实行相应的政策。

  在当局的劝说和帮助下,恐惧战争而逃亡的日本居民陆续返回家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真正的逃亡,只能说是从城里搬回乡下老家躲避兵祸。日本已经建立起来了基本的村一级的行政组织,因此这方面的政令也能够及时的传递下去。

  民政当局还开设了专门的集散市场,供农民出售粮食,市民购买生活必需品。而运输保证依然以海运为主,毕竟日本的铁路发展艰难,道路情况也不容乐观,陆地运输疲软,再加之日本的地形特点,在国防军控制的区域内,大部分城市都在海边,这就为运输提供了便利。

  不久之后,在委员会的统筹下,由舰队勤务支队牵头成立了航运委员会,从中国购入基本工业产品和粮食,保证各个城市的基本需求,并保证日本各个城市之间的商业流动需求。

  基本的工农业生产也得到了保障,不过,国防军也没有苏军那样的需求,所以对农业生产并不太关注,也无需日本农民上缴粮食。

  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对日本农民来说并不算好事,历史上南库页岛的日本农民第一次吃上大米和不挨饿恰恰是在苏军占领时期,因为苏军控制时,农民只需要上缴40%的收成供应军队。

  但在对岸的日本本土,美军对于“打地主打土豪”显然没兴趣,甚至还对当地的商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就导致不少的北海道和本州东北部的日本人逃往库页岛,让苏联人很苦恼。

  需求不同,目标自然也就不同,管制委员会就更关注附近的交通和商业。

  现代战争对于人工建筑的破坏力显而易见,国防军本就是大炮开道,沿途损坏的道路和建筑也确实不少,自然需要人等组织修复,尤其是通往港口的道路。

  如果说修路是眼面下的事情,工商业的恢复即简单也复杂,其中主要是对英法等国在日设立的工厂的接收和重启,英法商人在两国撤离之后,出售了不少企业,大部分被华商接手。

  论经营,商人自己就会动起来,这是简单之处,而复杂的地方则要涉及国内的利益划分。

  肉食者鄙在很多时候都是常见的,日本这点利益只能被称为蝇头小利,总共一干万圆,总价值也就1.5艘驱逐舰的资产让这群人争得头破血流,短短七八天内,两百多起商业纠纷被打到了管制委员会,没打到管制委员会的还不知道有几干起,人命都闹出来好几起,气的张希贤直接宣布对这些企业实行军事管制,由管制委员会组织拍卖。

  总之,在张希贤的主持下,东京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学校复课;居民获得了医疗援助和低价药品;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恢复开放……

  同时,他对国防军的军纪问题也很重视,要求军人尊重当地居民,不得抢掠财物、骚扰妇女、破坏神社等,并亲自主持处理了一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