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3章:混乱前夕
第(2/3)页
,那英国的大西洋航线就完蛋了。
历史上,面对相仿境况,英国人实施了大名鼎鼎的「弩炮行动」——迫使法国海军不为德国人所利用,必要时以武力解决。
在1940年的7月3日,皇家海军H舰队抵达法国在北非的海军基地米尔斯克比尔港外,舰载机从皇家方舟号航母上起飞空投水雷封锁港口,随后H舰队下达最后通牒,要求法国人立刻做出抉择。
一,离港和英军共同作战;
二,离港驶向英国控制的港口,交出战舰;
三,离港驶向北美,将战舰交予美国保管。
法国人不予理会并发电求援,随后英军舰队正式开火。
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法军四艘战列舰被击沉或重创,只有“斯特拉斯堡”号战巡和几艘驱逐舰以速度优势趁乱逃走。
当时英国人考虑的最糟糕结果是,假如法军舰队主力被德国人夺取,那将直接影响到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力量平衡,进而有可能导致整个欧洲战场的剧变。
为从根本上杜绝这个糟糕结果,英国人便采取了更“稳妥”的行动,弩炮行动相当之顺利,反正斩断的是法国人的手腕,而且他们也都投降了,肉不疼、心不痛。
考虑到现如今德国的影响力,英国人只会更加忌惮,弩炮行动显然是板上钉钉的事。
至于意大利人和巴尔干诸国,他们能把自己保住就已经很好了。
这下咋办?
凉拌!
不过,还能再炒个鸡蛋。
只要美国下场干预,一切就还有希望。
虽然罗斯福总统分别给张伯伦和雷诺写了信,表达了对英法的支持,并特意叮嘱法国海军一定不能与德国人站到一起,但美国政府的正式回复依然是“我们将尽一切可能协助英国、欧洲以及全世界向往自由的国家争取独立。”
美国会向德国宣战,结果必然,但这一过程注定不会很完美。
为了尽快的拉拢美国,张伯伦在法兰西公社建立的第二天就亲自乘飞机前往美国。
而美国政府也颇为重视,罗斯福总统亲自带领政要和将军们欢迎英国人,这欢迎队伍无疑是有着相当的意味的。
“张伯伦先生,许久未见。”
“欢迎来到合众国。”
在简短的寒暄和欢迎之后,双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正式谈判。
其间,海军大臣丘吉尔向美国人特别强调了德国海军力量的膨胀:
除了水面舰艇,如今的工人海军有二百七十多艘潜艇在役,能够进行远洋破交的也有近180艘,同时还有大量的潜艇正在建造,根据皇家海军的预估,这些潜艇正以每个月十到十五艘的惊人速度增加。
与此同时,法国海军在今天出现了第一次的“叛逃”,两艘潜艇成功投奔了法兰西公社,而三艘炮舰则被拦了下来。
虽然目前法国海军总司令达尔郎是坚决反对向德国投降的,但他们对于海军的掌控能力依然存疑。
而且,由于船只损失增加,英国紧急建立了商船护航制度来保护航线,但效果不明显,每天依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