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1941年初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0章:1941年初

第(2/3)页

后的结果,就凯恩斯这座小城的战场宽度来说,这些兵力足够撑起最小范围的防御,兵种搭配攻守兼备;

  同时,在后勤方面,按照阻碍公式计算得出可以维持的最短和最长时间,再根据本土提供的速建货轮预计下水时间和分配比例,即可作为兵力计划的基础信息。

  1941年1月7日,盟军发动了“信天翁”行动,投入约6万兵力,向国防军所占领的北城区和郊区发动了进攻。

  凯恩斯纵队的指挥官、机动6师师长屈叔则很敏锐的把握到了美澳联军之间的脱节,且美军训练水平显然不够,因此利用部队的机动优势,集中火力向美军负责的西郊发动反攻。

  通过一天一夜的战斗,成功击溃了美军,美第2步兵师损失了整整两个步兵团,当场成了残废,火炮、汽车、坦克和补给丢了大半。

  随后,纵队又快速折返,对南方的澳第4步兵师发动反攻,在南方打开了一个缺口,但两个方向的快速移动让澳军第10步兵师抓住了机会,迅速向东方突破,形成了一条底宽1.2公里、顶宽0.5公里、长1公里的包含两条街道的突出部。

  双方围绕着这个局部战场展开了多次争夺,战斗大约持续了一周,由于装甲部队的损失过于严重,澳军不得已暂停了攻势,战线再度回到了战前的状态。

  凡事无独有偶,美国陆军的露脸仗打的并不好看,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

  而且,由于西边的德国人大体上处于攻势,没有后顾之忧,战况还更加奇葩。

  自从美军在去年年末登陆伊比利亚半岛后,便加入了防线的构建中,而德美两军自然也很快就发生了接触,不过这些战斗无一例外规模都很小,多为连排级的遭遇战。

  直到1月初,德军正式发动了试探性的攻势,以两个山地师为核心的战斗群向着一座名为萨拉曼卡的西班牙西部城市进发。

  作为防守方的美军自认为以逸待劳、准备充分,希望进行一次漂亮的防守反击。

  就战斗的初期而言,确实可以说是很标准的阵地防御,美军在一开始顶住了德军的进攻,然而接下来的反击行动却令人大跌眼镜——

  美军占据兵力优势,决定发动一次“钳形攻势”,包了德军的饺子,但等到了实战,左右两翼的反击配合不到位,时快时慢,本应同时到位的“钳子”最后却相差了近十个小时。

  于是,德军抓住时机,快速机动,一个师向着城市南边丘陵地带迂回,一个师发动正面强攻,相互配合,反过来包了美军侧翼的饺子,若非兵力不足,兴许能够全歼美军一个师,实现另一个时空第三帝国梦寐以求的“大业”。

  这些接触让各方对于美军的一些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经过中德双方的交流,一些情况也逐渐得以明晰——

  首先是技战术水平低下,步兵战术老旧、兵员素质不佳、炮兵布置不合理、反应速度也差一筹,但具体问题以目前的情况,相当难以总结,只能暂且归咎于长期以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