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0章:姗姗来迟的支援
第(2/3)页
队飞机。
“拦住它们!”
但此时“可畏”号的防空火力早已捉襟见肘,难以形成有效阻拦。
不过好在还有队友,攻击“可畏”号右舷的鱼雷机被“谢菲尔德”号的猛烈的防空炮火打散了阵型,紧接着又被击落了一架。
在猛烈的炮火下,一些鱼雷机提前投弹,在一干米的高度上就把鱼雷扔了下去,这显然是不可能有用的。
攻击“可畏”号左舷的鱼雷机情况稍好,炮火密度明显下降,队中的菜鸟们要冷静的多。
标准的鱼雷攻击模式是驾机从敌舰左前方或右前方切入,保持低速平飞直至抵近到允许投雷的距离。
这个过程极度危险,此时的鱼雷机和活靶子无异,因此在大战之处尚能奏效,在等到一段时间后便偃旗息鼓。
而国防军在塔拉瓦海战后,对雷击战术进行了总结,还接收了新的鱼雷机,新的三七舰雷操纵性要比原版好得多,因此海军也制定了新的战术。
这项战术要求鱼雷机编队保持在二干五百米的高度接近目标,从而规避敌舰的小口径高射炮。
在水平距离缩减到3000米时开始以大约45°角的平缓俯冲下降高度,等到一百米高度时改为平飞,接着向敌舰投放鱼雷。
这个攻击模式旨在尽可能缩短低高度平飞的时间,减少被击落的可能,但难点在于挂载着鱼雷的鱼雷机很笨重,即便是新舰雷也远非什么战斗机或者轰炸机所能比拟的,这对飞行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飞行员们迎着炮火,将高度降至100米,在距离“可畏”号1200米时,依次投放鱼雷。
套着木壳的鱼雷落入海中,木头瞬间破碎,鱼雷则拖着细小的航迹,朝着“可畏”号左舷中部游去。
“可畏”号紧急左满舵,试图规避,但航母庞大的舰体转向缓慢,又面领着两面夹击的局面,只能眼睁睁看着鱼雷逼近。
16时45分,第一枚鱼雷撞上“可畏”号左舷水线处,剧烈的爆炸撕开一道3米长的破洞,“可畏”号的航速瞬间降到20节以下,舰体也开始向左倾斜。
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马上就要击沉敌军一艘航母了!
然而,一片低垂的云层中,数十个银灰色的微小光点骤然出现,并以极快的速度放大。
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只见得一队F4F野猫战斗机从云层中直降下来。
这是“萨拉托加”号的编队,在“可畏”号遭到第一轮袭击时,“萨拉托加”号便收到了信息——
万幸,这次小加加注意力集中了。
三十多架美军战斗机高速切入战场,意图打正在返航或重新编组的国防军机群一个措手不及。
“敌机!大批敌机!六点钟方向......”一架负责警戒的三七式舰战首先发现了威胁,在无线电中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音因急促而有些变调。
刚刚完成投弹、正准备脱离的国防军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飞行员们闻声心头一紧,他们大多弹药耗尽,燃油也所剩不多,正处于最为脆弱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hulou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